为有效地推动学校的课程思政建设,实现全课程思政目标,不仅要将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与效果纳入学校的教学质量总体考评,同时制订学校课程思政质量考评标准与专项考核办法。
一、课程思政教育基本要求
1.教学大纲、教案、教学课件要求
所有教学大纲对每一章节都要设置有课程思政的内容。教案、课件在专业内容、专业知识中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内容。其中,人文社科类课程在每一节都要显示课程思政内容;理工科类课程每一章都要有课程思政内容,60%的节要有课程思政内容。
2.教师以身作则,言传身教
教师在课堂上,从仪表、作装、语言、姿态、精神面貌都要符合教师的基本要求,做到言传身教。
3.加强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改革
教师应当积极应对迅速发展的社会历史时代与“互联网+教育”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挑战,突破狭隘学科专业的限制,以问题、项目为导向的综合性“情境式教学”,探索知识、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的探究性、参与式教学。
4.积极从事课程思政的科学研究
所有教师除对本专业基础知识十分熟悉,有扎实的功底,严谨的教风,同时要积极从事学术研究,将本学科最前沿的知识及时融入到课堂中去,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,拓宽知识面,提升知识水平,实现科研与教学的相互促进。
5.教师应主动参加课程思政专项培训
教师有义务参加学校和上级部门组织的课程思政的专题培训。学校的培训应分级(如学校与院系)、分类(不同学科、课程)、分层次(职级职务、认知水平、教学能力等差别)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。
二、课程思政考核办法
1.对教学大纲、教案、教学课件的检查结果分为优秀、合格、不合格三个等次,纳入教学考核,对不合格者,实行一票否决。
2.对课程思政实施过程考核,通过专家课堂随机检查、试卷检查、学生评教等方式展开,实行打分制,总分100分,三者占分比例为40:20:40。
3.对照本宣科、不能将思政教育有效融入课堂教学中的教师,实行“负面清单”制度。限期整改,对两年之内不能整改到位者,不能参加职称晋级、各种荣誉评选,严重者调离教师岗位。
三、课程思政的激励机制
1.每年评选课程思政示范课优秀教师,获此荣誉者在职称晋级等方面优先。并给予一定的现金奖励。
2.鼓励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改革和发表课程思政相关的学术论文、论著,学校依据科研奖励办法实施奖励。
四、附则
1.考核工作由课程思政教学示范中心负责。
2.本办法从发布之日起实施。解释权归课程思政教学示范中心。
河南地矿职业学院
2021年12月19日